Gitzo:國際攝影大師愛用的三腳架

by kingkong
GITZO腳架

今年3月,我接到了拍攝「玉龍雪山」和「黃山」的任務。

由於雙峰山形陡峭,我必須輕裝簡便,才有辦法讓膝關節承受千百次的攀爬。

要拍到某些絕景,甚至得手腳並用,根本騰不出手拿器材。

此外,航空公司托運行李限重20公斤的規定,更是讓我傷透腦筋,

因為,我既有的腳架又重又大,2.1公斤,極可能讓行李超重,

71公分的收納長度,也無法塞進任何一個攝影背包,讓我可以輕鬆登山。

所以,我亟需添購一支穩固、量輕、方便收藏的三腳架。

我的工作相機是Canon 1DX(1.53公斤),鏡頭群中最重的是Canon 100-400mm(1.57公斤),

這代表新的三腳架,至少得撐起3.1公斤。

GITZO腳架

據說,商品標示的載重除以2,才是一支三腳架的真實載重,換句話說,如果標示載重為8公斤,那麼安全載重約莫是4公斤。

倘若上述傳聞屬實,我最好購買標註載重7公斤的三腳架(3.1公斤*2=6.2公斤),才能穩穩扛住我的相機和鏡頭。

載重7公斤的腳架比比皆是,但要同時兼顧結構輕薄,可是一大難題。

偏偏我又抱持老一輩的固執觀念,任何東西,只要大的重的就等於好的。

尤其飛往2022世足賽舉辦國卡達工作時,更是強化了此一成見。

當時向朋友商借了一支迷你三腳架試用,那重量大小確實精巧,瞬間減輕我的行囊。

然而,直到在拍夜景時,才見真章。

興許是腳架本體太輕,在空曠地遭遇強風的吹拂下,長曝的照片竟沒有一張成功,全都出現了晃動。(過去使用大腳架從未裝過沙袋,因此也沒想到要準備)

有了前次失敗的教訓,這回挑腳架更為慎重,就算載重夠,我也不打算選太輕的。

最後,Gitzo旅行者系列碳纖維四節腳架GK1545T+82TQD勝出。

GITZO腳架

Gitzo旅行者系列碳纖維四節腳架 GK1545T + 82TQD

新腳架雖然輕,卻不至於弱不禁風,重量1.45公斤,可載重10公斤。

這兩個數字讓我十分驚訝。

因為舊的三腳架,比新的重0.65公斤,但載重能力卻輸了2公斤,只有8公斤。

顯然,科技的進程,也沒落下三腳架產業,任何發明都往輕巧強韌的目標奔去。

除了重量較輕之外,它最短的收納長度只有42.5公分,這一點讓我特別有感。

180度反折後的Gitzo比起舊腳架實在嬌小太多

過去,我需要28吋的大行李箱,才能攜帶舊腳架出國,有時還得把雲台和腳架拆開,才方便塞入其它衣物。

而現在這支Gitzo,長度只有舊的60%,腳架管徑也變得更細,裝箱時不佔空間,外出時掛在背包上都很輕鬆。

這趟攀登玉龍雪山和黃山,全靠這麼一背,難題便都解決了

在操作上,四節腳管完整拉開的高度為130公分,再升高中柱可達163公分,若想從低角度構圖,最矮可降至32公分,拍攝倒影尤其好用。

Gitzo雖然收起來只有42.5公分,但拉開後的高度只比舊腳架矮一點點,再把中柱升高,可到163公分,而且別看四節腳管細,它的負重能力比舊腳架還多了2公斤

腳架由大換小,當然有些地方不適應,最明顯的差異在於新腳架的各個扭鎖都相對較小,過去的使力方式是大喇喇的以手腕帶動手掌,現在則多集中在手指的動作。

不過,寫這篇文章時,我已經習慣了新腳架,新腳架的扭鎖,不必太費力,稍微轉一下就可以咬得很緊。

腳管採用G-Lock鎖鈕系統技術,鎖定操作更快速且強度更高、更安全,垂直施加在腳管上負荷越大,鎖鈕越牢固

「碳纖維腳架」或「180度腳管反折收納」或許不稀奇,但你可知道那正是由創立於1917年的Gitzo率先推出,並成為日後行業標準的重大發明。

事實上,Gitzo對於腳架的研發以及碳纖維的應用,依然維持領先的姿態。以我的新腳架為例,腳管上Carbon eXact字樣,就是2014年的重大創新,Gitzo研發出超細碳纖維以更嚴密堆疊的結構,讓腳架更為堅固、結實。

GITZO腳架

使用超細eXact碳纖維絲,總量增加42%,腳管吸震性、強度、穩定性及耐用度更提升

最後,撇開品牌創新能力或百年工藝不談,我必須承認,選擇Gitzo多少是為了圓一個夢想。

因為,眾多普立茲得獎攝影師或國際攝影大師都愛用Gitzo三腳架,像是經常拍攝名人的攝影師Joe McNally,便是Gitzo的品牌大使。

現在,我跟自己崇拜的大師們同一國了,內心忍不住小小虛榮了起來。

若你不懂,我也能理解。

關於Gitzo旅行者系列碳纖維四節腳架GK1545T+82TQD

重量 : 1450 克

物料 : 碳纖維

安全負重 : 10 公斤

最小高度 : 32.4 cm

最高高度 : 163.5 cm

最高高度(中軸收起) : 140.5 cm

收納長度 : 42.5 cm

雲台類型 : 球型雲台

腳管節數 : 4

本報導為商業邀約,但全文乃個人體驗之真實感受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