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打盡宮古島(下):海中公園、半潛水式觀光船、卡雅法海岸慢潛

by kingkong

旅遊宮古島十大必做之事的排行榜中,「潛水」這一項始終高居榜首。

也許,前兩篇報導已經美不勝收,但沒看過海底的珊瑚礁和熱帶魚,可千萬別說你知道宮古島有多美。

怕水?怕曬?怕危險?

都不要緊。

本文將介紹兩種乾式與一種濕式的玩法,讓每個人都能輕鬆貼近宮古島最璀璨的一面。

宮古島海中公園

宮古島海中公園是一座深入海底5公尺的建築物,藉由24面150公分高、12公分厚的透明壓克力玻璃,讓遊客得以一種靜態安全的方式觀賞海底世界。

穿過陡峭隧道近百級階梯向下走,才會抵達位在海平面下的展館。照片左邊的折疊平台,乃是館方特別為行動不便的遊客所裝置的自動升降機,十分貼心。

某幾階樓梯貼有一些文字,告示這一階是滿潮水位、退潮水位的高度等等,有趣的是,明明待在一個再安全不過

在這座密閉的建築物裡參觀,當然不會弄濕衣服,也沒有天候和季節的考量。天氣的好壞只在於能見度的差別,據工作人員表示,海水最清澈的時候,可以看到30公尺遠。

不過,為了對抗水壓,24個觀測口都只有50公分寬,視野不夠遼闊,因此不容易產生深邃浩瀚的感動,這樣觀賞起窗外的熱帶魚,也帶了某種疏離與隔閡。

一樓館外有木棧道,海景幽美清澈(宮古島有不美的海景嗎?),值得停下腳步觀賞拍照。

不過看似溫柔的海洋,翻臉起來很嚇人,館方人員出示了一張颱風來襲時的照片,只見下圖中的瞭望塔整個被浪濤蓋過,想想那高度至少超過了10米,人類真該對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

宮古島海中公園官方網站 

〒906-0002 沖縄県宮古島市平良字狩俣2511-1

博愛號半潛水式水中觀光船

博愛號屬於上野德國文化村其中一項遊樂設施,距離城堡主館不到兩分鐘車程。

博愛號的外型與一般渡輪無異,其特色在於下層的玻璃船艙。和許多玻璃底船比較起來,它的窗戶較大,視角較多,吃水更深,不是只能從上往下看,因此的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加上船舶會隨浪潮擺盪,遠比在海中公園更有臨場感。

而且船長四處帶我們尋找大海龜的蹤跡,那種期待與驚喜的心情足以媲美我在非洲肯亞遊獵Safari時的快感,是個有趣的體驗。

在此有兩件事情提醒讀者注意:

1.有暈船困擾的朋友記得先服用暈船藥。

2.另一件是下層玻璃船的坐椅很低,起身或坐下時對於老人家來說可能有點吃力。

博愛號離開港灣前,遊客不妨待在上層甲板欣賞風景,眼前的湖綠海水讓人心曠神怡,德國文化村的城堡更帶來歐洲情調,偶有海鷗追船的可愛畫面,驚喜不斷。

甲板層只有雨棚,無法抵擋強勁海風,請記得保暖。下層的玻璃船艙內有恆溫空調,所以不用擔心。

博愛號半潛水式水中觀光船官方網站

中之島卡雅法海岸慢潛

如果,「與那霸前浜海灘」是宮古島的沙灘之最,那麼,「中之島的卡雅法海岸」絕對是海底之冠。

卡雅法海岸位在下地島,在伊良部大橋開通之前,前往下地島很麻煩,但這不方便卻完好保存了卡雅法海岸超過100多種熱帶魚與70多種珊瑚礁,在日本海域可以看見的6種小丑魚,其中4種,包含海底總動員的主角Nemo就棲息在此。

本團會游泳的沒幾人,大家一想到潛水就心底發毛、臉色慘白。說到這一點我很佩服Eco Guide Café潛水公司,帶領這群旱鴨子勇敢突破自己的疆界,讓每個人一脫下面罩,都欣喜的大喊好棒喔!

宮古島

對女生來說,這趟行程的心理障礙還包括環境不便的尷尬。

因為,卡雅法海岸沒有淋浴設備,沒有地方更衣,沒有吹風機,連最近的廁所都在3公里之外。畢竟,科技文明總會帶來難以修補的破壞,所以宮古島人選擇保持原貌。

據我觀察,來此潛水的人們也挺配合,他們會將泳衣預先穿在裡面,並攜帶自己的毛巾與潛水用具,在路邊停好車後,便下海潛水。

上岸以後,他們會用瓶裝水沖掉身體上的鹽分,然後再用車門遮擋,換回原來的衣服。

那樣的氛圍很像加州海岸,自由而奔放。(描寫的這樣仔細,完全是為了讀者著想,絕對不是偷窺狂啊!)

宮古島

Eco Guide Café貼心的為女生搭起一座臨時帳篷。我猜,那一天可能是宮古島最不平靜的一日,因為7個女生聚在一起更衣的嘻笑吵鬧聲,傳到了好遠好遠…

下海當時風冷天陰,只有攝氏15度,必須穿上潛水衣才有辦法下水。

厚重的潛水衣讓人行動笨拙,緊箍著身軀彷彿血液都無法流通,在下水前就已大汗淋漓,實際下海後,證明冬天在此潛水也不成問題。

接下來,男性教練帶領學員在水深及膝的淺灘,進行半小時的基礎教學。

在確認每個人都掌握浮潛的方式之後,才開始慢慢進行浮潛的水中導覽,帶大家觀看4種不同的小丑魚和其他魚類。

宮古島

Eco Guide Café所推廣的「慢潛」,採用全罩式面罩,不再需要咬著呼吸管吐納,就沒有嗆水和換不到氣的風險,大大降低學員恐水的障礙,可以輕鬆倘佯在珊瑚森林裡。

加上近年興起的「Side Mount休閒潛水」,將傳統潛水員背上的巨大鋼瓶,改良成側掛在身體兩側的小鋼瓶,減少了潛水員背部的負擔,移動起來也更輕巧靈活,優異的平衡性,讓初潛者可以輕易上手。

宮古島

旅伴們完成人生第一次潛水的壯舉之外,每個人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那片親身經歷的精彩海底。

關於這一點,真該對Eco Guide Café的創辦人「猪澤也寸志」抱持感恩的心,來自大阪的豬澤先生,27歲才搬到宮古島,隔年春天便創立了Eco Guide Café。

卡雅法海岸是宮古島首屈一指的潛水勝地,從公司名稱即可看出豬澤先生想守護它的使命。

Eco是生態環保,Café則是古時候人們聚集的場所,也就是愛護生態環境的Eco Guide的聚集之處。

因此,豬澤先生對於潛水活動制定了三大原則:「不踩踏珊瑚礁、不觸碰珊瑚礁、不在珊瑚礁餵食魚群。」

這「三不政策」執行的很到位,他在岸邊製作看板呼籲大眾,教練群也會對學員們、甚至一般遊客耳提面命,從本團的潛水記錄照片中可以獲得證明,有幾位團員為了怕忍不住觸摸珊瑚,從頭到尾都緊握雙拳。

再者,工作人員還會定期下海捕捉棘冠海星,這種號稱珊瑚天敵的海星曾讓澳洲大堡礁陷入危機,也曾導致澎湖海域大量珊瑚白化死亡,Eco Guide Cafe根本是一群生態義工啊。

宮古島

豬澤先生2014年參加台灣旅展時,委託了原本就熱愛生態且畢業於台大生命科學系的詹景東(右二)擔任他的翻譯,幾天相處下來,豬澤先生問他願不願意到日本工作,兩方一拍即合。

如今,只要有外國團體報名,他便會出現在教練團中,以優異的語文能力協助學員,這麼一來,台灣和中國的遊客更加不用擔心了,因為國台語都ㄟ通!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宮古島還沒成為熱門景點之前,早國人一步造訪此地。

如果要用簡單的話語總結這趟旅行的心情,或許就像豬澤先生期望每位學員潛水之後,在心理上對於這片海域產生「看見它,愛上它,保護它」的正向轉變。

的確,看過宮古藍的美麗,它便再也不是一座陌生小島,我希望它永遠原始純淨,生生不息。

這三篇系列報導中,您比較喜歡宮古島的海灘、海景還是海底呢?

或者跟我一樣,全部都愛

本報導為商業邀約,但全文乃個人體驗之真實感受

延伸閱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