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七大奇蹟馬丘比丘乃世人一生必遊的夢想景點,但由於海拔高,有高山症的風險,晴天旅遊董事長陳依福在2023年6月,親赴祕魯踩線23天,以自身體驗與疫後第一手資訊,不但設計出減緩高山症的行程,還創下業界最充裕參觀時數的旅行社,聆聽完晴天旅遊的祕魯發表會後,感覺馬丘比丘圓夢有望。
本篇純粹分享陳依福如何突破市場框架,不但克服最大痛點「高山症」,還規畫出景點參觀總時數最充裕的行程,他的路線同時顧及安全、悠閒與深度,就算你不參團,我相信他的設計理念也會對你有所助益。
祕魯旅遊現況
在分析之前,先說明祕魯旅遊的市場現況:
祕魯是台灣的35倍大,且地處南美,光搭機轉機就得耽上4天(歐洲3天),以晴天旅遊的經典祕魯13天為例,實際上只能住9晚,地大物博但時間有限,勢必得做斷捨離,因此,目前全台旅行社都將行程濃縮在庫斯科Cusco、馬丘比丘Machu Picchu、普諾Puno、納斯卡Nasca四大菁華景區,無一例外。

庫斯科怎麼去?
庫斯科是印加帝國的首都,亦曾是南美洲最大的帝國,可從利馬搭乘國內線班機前往,因天數有限,分秒必爭,清晨7:30有一班,8:30降落庫斯科,旅人還可有一整天的觀光行程。

由於國內線班機密集,想搭9點、10點的航班也成,只是飛到庫斯科已中午,少掉半天玩樂,不過這都取決於旅客的心態。
馬丘比丘怎麼去?
新世界七大奇蹟「馬丘比丘」是大多數人前往秘魯觀光的主因,它得從庫斯科出發,經山路拉車3個小時到「奧揚泰坦博」,再搭1.5小時火車到熱水鎮,然後再搭巴士,大約35分鐘就到了。

若單算交通時間,從庫斯科到馬丘比丘要5小時多一點,祕魯是不是好大?難怪西班牙佔領印加帝國時,漏了距離帝都160公里外的馬丘比丘。
普諾怎麼去?
普諾有世界最高、可供祕魯和玻利維亞兩國航行的內陸湖「的的喀喀湖」,最大奇景就是湖中一座座以蘆葦草為地基的漂浮島,每座島上都有完備的生活設施,世世代代的烏羅斯人居住於此,有一傳說,的的喀喀湖是印加文明最早的發源地。

的的喀喀湖是普諾最知名的景點,過去曾有小飛機往返庫斯科和普諾,但陳依福今年6月去踩線時還沒啟動,因此將會從庫斯科拉車到普諾,這條387公里的漫漫長路又名「太陽之路」,原則上要開8個小時左右,總車程可能耗費9至10個小時,有些兒辛苦,但沿途有多處值得駐足的景點。

納斯卡怎麼去?
納斯卡坐擁外星人造訪地球最有力的鐵證「納斯卡線」,圖騰包羅萬象,從動物到幾何抽象圖形,其共通點是極度巨大,在地表上根本看不出所以然,得離地甚高才能看懂畫作,問題是西元前2百年至西元7百年間,哪來的飛行器?是誰畫的與怎麼畫的?成了祕魯當局與NASA至今未解之謎。

全球的旅人想去納斯卡,都得從利馬拉車約4.5小時到帕拉卡斯,抵達帕拉卡斯之後,多數人會在當地(或伊卡)過夜,隔日再搭12人座(大多數)螺旋槳飛機飛至半小時外的納斯卡,機長會載你去繞半小時,俯瞰15至20個不同的圖騰,再飛回下榻的帕拉卡斯。

從帕拉卡斯往返納斯卡線(含參觀),全程1.5小時,若加上登記、等待之類瑣事,約莫用掉半天光陰,然後再循原路泛美濱海公路拉車回利馬,又是一個半天。
以上是祕魯旅遊的現況,包括晴天旅遊在內,幾乎每一家旅行社都這麼走。
祕魯旅行為什麼累?
陳依福是台灣極少數會自己花錢花時間親自踩線的旅行社老闆,他從去年(2022)7月開始,已出國8次,探勘了包括正北極、衣索比亞、沙烏地阿拉伯、西土耳其、東土耳其等地。他本身熱愛登山,也多次騎自行車環島,上武嶺不過一句話的事兒,即便是練家子,他也認為祕魯是8趟踩線中最累的,程度甚至超越喜馬拉雅山健行(那次他還在10天內一次走完兩條健行路線,上上下下看了40幾間山屋呢。)
平時踩線,他心中想的是行程怎麼走更與眾不同,但這一次,他只想克服「累」這件事,因為累,一生必遊的馬丘比丘失色了,吃住就算再精緻也無福消受,因此,如何把祕魯旅遊變的不累,成為他設計行程最重要的核心。

根據他今年6月踩線23天的經驗,祕魯旅遊累人的主因有3點:
1.時差13個小時,要徹底調回來,至少得花3天,睡不好自然沒精神玩。
2.某些景點因海拔高,氧氣較稀薄,容易出現頭痛、虛弱的高山症症狀。
3.祕魯的觀光景點多為山脈、古城、遺址,長距離的古道階梯跋涉不免疲憊。
陳依福的祕魯行程設計理念
以上3點是讓人累的原因,畢竟要在9天之內同時消弭時差和高山症,絕非易事,你或許會想:「安全輕鬆不是旅行社在設計行程理所當然該做到的嗎?」並不是唷,至少在晴天旅遊設計出解套方案前,台灣市場上還沒有旅行社想到這一層「理所當然」,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陳依福的設計理念,他認為就算不能達到100%,至少可以減緩不適感。
設計理念一、時差和高山症分開來調整
「只要沒有適當安排登高速度,在身體未適應的情形下就到達海拔2,500米以上地區,任何人都可能出現高海拔疾病,包括平時非常健康的成年人。」衛福部已將高山症正名為高海拔疾病,並做出解釋。請牢記2,500米這個分界線,祕魯四大景區中,庫斯科3,400米,馬丘比丘2,430米、普諾3,800米,都趨近或超過了2,500米。
多數旅行社抵達利馬後會先住1晚,隔天上午就直飛庫斯科,1小時內從平地上高山,「一半的人在途中就開始嘔吐。」陳依福的祕魯導遊這麼說。

就算不住庫斯科,入宿較低的奧揚泰坦博或烏魯班巴(2,800米),一樣有部分人無法適應2,500米以上的環境,況且時差才剛發威,精神不濟和高山症雙重夾擊,那可是很痛苦的。
所以,陳依福主張循序漸進,將時差和高山症分開來調整。
晴天旅遊第1天不住利馬,而是直接南下納斯卡,在帕拉卡斯連泊兩晚之後,再回利馬過夜(154米),準備隔天飛向庫斯科。至此,客人已在低海拔酒店,舒服睡了三晚,90%的人已能配合當地時間作息。
隔天一早,搭7:30的班機去庫斯科,但陳依福只是路過,並不停留參觀,直接開始下山到奧揚泰坦博,再搭火車去熱水鎮住宿。熱水鎮(2,040米)比阿里山還低,99.9%的人不會出現高原反應,現在,客人連續睡了4晚好覺,時差幾乎都徹底扳正了,高原反應也因漸進式調整高度,已經適應90%以上,接下來的庫斯科和普諾,就不至於太累了。
選擇熱水鎮,是因為它距離馬丘比丘僅僅35分鐘車程,既然馬丘比丘是此行的重中之重,所以陳依福寧可前面多拉點車,好讓客人以最佳狀態完成朝聖一生必遊之地的夢想,況且,晴天旅遊是獨家在馬丘比丘停留8小時,並備妥全區門票,讓客人有充裕時間,從各種角度探索這謎樣的建築與不可思議的奇景。

倘若住在烏魯班巴,得先搭車40分鐘到奧揚泰坦博的車站,同樣搭1.5小時火車到熱水鎮,再搭35分鐘巴士上馬丘比丘,至少2小時35分鐘的車程,試問morning call該設幾點?早餐會不會吃得很趕?而且9、10點是人潮巔峰,可能還要花時間排隊,再把回返酒店或去其他行程的時間計入,大概只能留給馬丘比丘3個小時,3個小時能和一生必遊或新世界七大奇蹟畫上等號嗎?
趕行程,也是累的淵源之一。
不過,烏魯班巴有鮮明的優勢,5星渡假酒店多,住哪裡沒有對與錯,但你要問自己,我是要去住五星的渡假酒店?還是要精神飽滿的去馬丘比丘?
陳依福捨棄烏魯班巴住熱水鎮,不是考量住宿成本,而是貫徹他的目標-不讓客人累,希望客人能夠好好的參觀景點。
設計理念二、四大景區飯店連泊
連泊也是降低疲累的好方法,陳依福認為既然就是要看納斯卡、庫斯科、馬丘比丘、普諾,為什麼要住在別地方再拉車過來呢,何不直接在四大景區各住2個晚上?筆者記得自己去雲南旅遊時,在海拔3,200米的香格里拉,光是收行李,蹲下站起重覆個幾次,就頭暈喘氣了,要是每天換飯店還得了。
此外,連泊的意義也不只利於玩得深入,還能鬆懈情緒,一旦心中多了「萬一身體不行我就留在酒店休息」的選項,反而墊高了底氣,玩得更盡興。
設計理念三、選擇最佳酒店
我尤其嚮往陳依福在庫斯科選的萬豪修道院酒店,古色古香,位置絕佳,就在正市中心,可以用最短的時間走到主教堂、市中心廣場和太陽神殿。超級巨星「12角石」就在隔壁。他說了個笑話,白天12角石圍滿了觀光客在拍照,你因為住在隔壁,可以半夜12點下去跟它獨處,沉思這塊石頭到底是怎麼切割的,保證沒人煩你。

至於在利馬那一晚安排住機場酒店,更讓我拍案叫絕,起立鼓掌。
一般旅行社住利馬那一晚,都選市中心,酒店比品牌比奢華,但之前曾提過,利馬飛庫斯科的班機是清早7:30,由於陳依福這一趟不厭其煩的來來回回踩線,國內線飛了10次,進出利馬機場5次,所以他深知利馬機場大的要命,操作團體得提前2小時check in才安心。且讓我們把起飛時間往前推兩小時,5:30得到機場吧?市中心距離機場差不多45分鐘左右,所以4:45該離開酒店,請問你要幾點起床?3:45?你非但睡不飽,而且根本吃不到5星酒店早餐,最恐怖的是你將直衝3,400米的庫斯科。
相反的,陳依福選的酒店,距離機場只有200公尺,而且還可以預辦登機,前一晚領隊導遊就拿好客人們的登機證了,隔天每個人都可以在酒店悠悠的吃早餐,再從空橋慢慢散步去機場,一點也不狼狽,看起來還容光煥發(因為已經睡了3晚好覺)。

在這一場發表會中,陳依福讓我明白,選擇酒店不是以奢華為標準,而是一個經驗老到的旅者,如何讓自己(和客人)玩得最盡興,住得最舒適為標的,該享5星時絕不手軟,住4星時也必然有他的道理。
老實說,選飯店是件苦差,你每到一個住宿點,就得看至少7、8家酒店,萬一沒有入眼的,還得去別的地區繼續,腿都走斷了,最後再以自己30年的專業、美學與堅持,從中遴選出客人滿意、領隊導遊好操作,對外對內都具競爭力的酒店。
容我再提一次距離馬丘比丘35分鐘的熱水鎮,雖然連泊4星酒店,但是從馬丘比丘下來後不必舟車勞頓,或趕下個行程,你可以閒散的去泡溫泉(不然幹嘛叫熱水鎮)或來場熱石按摩,非常舒服,但很便宜,我想,這才是旅遊的品質。
設計理念四、景點停留時間最充裕
四大景區酒店連泊,使得陳依福手握旅行中最珍貴的祕寶-時間。公允的說,沒安排四連泊的旅行社,當然帶了客人去看、去住別的地方,但他認為,旅行必須取捨,他選擇最有觀光價值的景點,充實的待好待滿,不是蜻蜓點水,又累又留不住記憶,這份化繁為簡的初衷反倒為晴天旅遊堆砌出最充裕的參觀時間:帕斯卡拉1.5天、馬丘比丘8小時、庫斯科8小時、普諾8小時,合計36小時。
同時,他還特別安排全程中文導遊,來到歷史深邃又神秘的文明,如果只能一知半解,豈不辜負了千里迢迢的奔波。
總結
陳依福為什麼能想出以循序漸進的行程緩減高山症?
那是因為他原訂在祕魯踩線15天,最後延長到23天,他就是要透過自己的雙腳、雙眼、心情去一一確認和感受每個環節,譬如他會在同一條路線,搭飛機走一次,拉車再走一次之後做出結論,哪種走法客人收穫最多。客人在四大景區連泊很輕鬆,但他踩線時,每天都要換不同飯店體驗,箇中辛苦不言可喻。其中最用心的是,他以前就探勘過鄰國玻利維亞(因為順遊方便),這次故意不秀出簽證,觀察沒有簽證過海關時會發生什麼事,最後也找出解決之道,他就是這樣一個設想周全的人。

以上種種透過時間金錢專業所形塑的設計理念,讓我深深感受到陳依福有多在意客人的旅遊體驗,他的設計解套了旅途疲累的議題,讓客人精神豐沛的造訪馬丘比丘,不誇張的說,演說過程中我聽得讚嘆連連,我見識到了大師級旅遊行程規劃的技藝、膽識、貼心與辛勞,拉高旅遊產業的層次。
最後,我承認自己存了私心,旅遊業沒有著作權保護,接下來必然會出現copy cat,我只是想透過本文告訴大家,原創是晴天旅遊董事長陳依福,18項金質旅遊獎得主,而我正好在現場。
不過,設計概念終歸是紙上談兵,我將等首發團回國,再訪問旅客真實的感受。
撰文 & 圖表製作:夏金剛 |本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