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AYA HOTEL(後簡稱GAYA)座落在台東市的蛋黃區。
拐個彎兒是誠品書店(台東故事館),過馬路是鐵花村音樂聚落,再多逛幾步便來到台東舊火車站改建的鐵道藝術村。
星巴克、麥當勞、摩斯漢堡、肯德基、7-11、秀泰廣場影城也圍繞四周,稍遠一點的台東觀光夜市,散步三分鐘也能抵達。
過去,我一直堅持,臨近溫泉、縱谷、海岸線等知名景區,才是台東最佳的住宿選擇。
直到住了GAYA以後才發現,市區的便捷與多樣,可以延長每一天的精彩,不因夜晚降臨而劃上休止符。




但是,佔地利之便的酒店何其多,能與在地文化融為一體的又有多少?
鐵花村音樂聚落集結了眾多台東藝術創作、音樂表演、手作小物以及農特產品,在短短的時間,迅速竄紅。
看著穿梭在這片市集裡的遊客,我很好奇有多少人知道「鐵花」二字的由來。


原來,清光緒年間,「胡適」的父親「胡傳」曾任「台東知州」,相當於縣長的官銜。
鐵花是胡傳的字,所以,不管是鐵花路,鐵花村以及台東各地大大小小的鐵花,都是為了紀念胡鐵花對台東的貢獻。
兒時曾在台東住過兩年的胡適說:「台東是我的第二故鄉。」
為此,GAYA特別在一樓闢了間「胡適與胡傳展館」,即使不是酒店客人,也能自由進出。
小展館與鐵花村,一頭一尾,一古一今,見證了台東從清朝發展到現代,兩百年來的軌跡。

而GAYA一樓大廳的「欣迎咖啡 XING-YING CAFE」,讓古今有了更具象的結合。
高挑明亮的室內,以桂竹為壁,布幔為天,布幔上龍飛鳳舞的揮毫,吧台的毛筆燈都為空間賦予濃厚的文學氣息。
大片玻璃窗上的八扇掛簾,分別繪有張惠妹、舒米恩、陳建年、王宏恩、胡德夫、郭英男、陸森寶、李泰祥八位台東音樂人。
當我啜飲咖啡,環顧四周時,很自然的想要知道屋頂的書法寫了什麼?窗簾上畫的是誰?
於是,鮮少人知的胡傳與胡適,在地製造的原住民音樂家,隨著每位服務生詳細的解說,深深植入了我的心底。


結束旅程回到台北當晚,我聽起了李泰祥、阿妹,也去找了之前沒聽的舒米恩、陳建年。然後,我想到了錫神父與台東孩子的神奇交錯,無師自通的呂阿玉站在洞洞館前的畫面,情緒越來越高昂,嘴裡跟著郭英男的飲酒歌喃喃唱起了:「嘿~呀~呀~喔~孩~孩~唷~」此刻,我的房間裡滿載了濃濃的台東味。
在純樸嘹亮的歌聲中,我又上網路書店訂了本亞細亞的孤兒,自此,關注的焦點以台東為中心,蔓延到台灣四百年來的命運。
寫這篇文章的心情,除了感動之外,更覺榮幸。
因為GAYA甫開幕一個月,我所看見的林林總總,可說是這間酒店的初心。文化行銷需要時間慢火醞釀,日後他們必將面臨來自商業營運的嚴峻拉扯,是改變?是妥協?是堅持?這讓我的文字成了記錄,也是一個莫忘初衷的提醒,這是我覺得榮幸的地方。
GAYA將精緻文化埋進建築、裝潢、料理、行程的手法,讓我有了趟不一樣的台東之旅,在旅行結束後仍繼續發酵,後座力不容小覷,因為好奇就想多瞭解這片土地,於是,台東不再是後山,她從此搬進了我的心。







本報導為商業邀約,但全文乃個人體驗之真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