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落山風藝術季|見證仿生獸復活

by vivien.yj.chen

「仿生獸」屏東落山風藝術季最大亮點

為一睹「2022落山風藝術季」的最大亮點,荷蘭Theo Jansen大師的自走雕塑「仿生獸」,我週日清早便搭高鐵下墾丁,因為,6隻仿生獸與大師手稿平日只在「待(呆)‧風樓」內展出,唯獨週六、日下午2點會在「海口港」的沙灘上復活。

原定計畫是屏東縣政府在開展前20分鐘,安排我入館拍攝靜態樣貌,2點半再同赴沙灘拍動態演出。不承想,12點傳來噩耗,落山風超過5級,嬌弱的仿生獸可能被吹翻,演出臨時喊卡。

這也預告著,就算觀眾來到現場,也未必有緣相見,一切端賴天氣和人品 。

仿生獸

入住墾丁凱撒大飯店後,主辦單位來電,週三上午9點,荷蘭專家會在沙灘上進行教育訓練,歡迎我加入拍攝。

結果人算不如天算,教學因故又延到4點,這樣一改,我回到台北豈不晚上10點,當下就決定放棄,但太太勸,你都來了,又是機會難得的演出,留下來等等看吧。

問題是,落山風是一大變數,在墾丁凱撒住了三宿,我可是充分體驗到那如輕颱般的力氣。

也許是咱夫妻笑感動天,氣象預告,落山風恩准仿生獸登場。

下午1:30,我總算抵達4天前就該來的地方,車城鄉海口港,2022屏東落山風藝術季。

接下來,我便開始在待(呆).風樓、看海美術館、吹風看海地等三大展區進行拍攝,午後烈日曝曬,風也不強,我拍得汗流浹背,口乾舌燥,膚色起碼黑了兩階。

4點10分,仿生獸終於被一眾工作人員,從待(呆).風樓推到了沙灘(距離挺遠的)。

令人洩氣的是,今日風速太弱,仿生獸如化石般僵立,工作團隊在現場數十位觀眾引頸期盼下,忙著根據風速風向,搬動仿生獸的位置。

然而,仿生獸說不動就不動,也不曉得落山風要憋氣多久,眼見半小時過去,天空已隱隱泛橘,我失去耐性,乾脆去拍海邊其他幾尊裝置藝術。

太太則自始至終拿著手機站在仿生獸身邊,期待牠邁開腳步。

仿生獸

等我結束拍攝,問她要不要走了?太太說再等一下。

說時遲那時快,起風了,仿生獸輕輕挪前了一步,我們睜大雙眼、屏氣凝神盯著牠,在懷疑有沒有看錯與期待的心情中,牠瞬間甦醒了,風帆鼓得飽滿,12隻腳開始往前奔馳,行走姿態帶有一種超現實,像宮崎駿的奇想世界,或達文西的天才發明,簡單、純手工,彷彿世界末日後,倖存的人類以高超的智慧,拾取手邊殘存的材料組裝而成,同時,他也啟發了NASA金星探測器設計。

落山風的慈悲有限,意思意思吹一口就停了,在太太確認手機捕捉到動態畫面後,我們相視大笑大叫,經歷一波三折,終於盼得好結果,我轉身忘情的向工作團隊用力鼓掌,剩下不到1/3的觀眾也開心叫好,荷蘭人向大家一鞠躬,Happy Ending。

在此誠摯感謝墾丁凱撒大飯店,為了推廣屏東觀光,特別邀我南下拍攝2022屏東落山風藝術季,不但密集和主辦單位、縣府聯絡溝通,還全程在沙灘相陪日光浴,真的很有心。

當然,更感謝親愛的太太,沒有妳的堅持,我會跟大多數人一樣提早離場,錯過因風而動的仿生獸,相信等我老了,妳也不會離開我的。

仿生獸沙灘復活影片(觀看記得開聲音)

車城鄉海口港分三大展區

A 待 (呆).風樓

荷蘭 Theo Jansen 仿生獸

B 看海美術館

珊瑚花開 紙花展

宮古島的手作紙花藝術家「國吉滿Kuniyoshi Mitsuru」,以珊瑚為靈感,結合屏東元素剪造出120朵台灣の花,再搭配台籍法式調香師「若維」調製出的落山風專屬香氛「狂風の水 L’eau du Vent」,使得看海美術館1樓不只有繽紛花海,還有獨特的花香。

我挺喜歡「看海美術館」,玻璃建築,造型奇特,尤其頂樓步道,一路延伸向天際,步道盡頭是俯瞰海口港、遠山、大海的最佳地點,視野無敵,當然也是網美打卡景點。不過步道狹窄,人多時肯定要排隊,但等待是值得的,依看海美術館的座落方向,全天都可以拍到順光的海景,冬天日落早,還可拍到壯觀的夕陽,大力推薦。

C 吹風看海地、沙灘區:裝置藝術展

1. Legend of the sea 海的傳說|LUA RIVERA

人類海上旅行的傳奇故事總有著濃厚的海怪神話色彩,本作品以存在於挪威民間傳說及亞、歐洲原住民的神話中的巨型觸手生物來向這些傳奇故事致敬,希望聲音繼續在風中旅行,將故事流傳下去。(文字摘錄於官網)

2. 異日山水|朱志康

在落山風的牽引之下,我們來到這個地方,在生活之中尋覓,我們 與土地連結的緊密關係;在時間的牽引之下,我們堆疊記憶,在生活之中創造,我們與土地精彩的情感故事。(文字摘錄於官網)

**夜間攝影更有FU

3. 逆風|成若涵

火箭在飛行過程中會穿越大風區,遭受強烈氣流衝擊。有如空中的一道「關卡」,必須闖過這關,才能成功。本作品帶領觀者假想屏東落山風如同是火箭發射時,大氣中強大的風。而人類總能層層突破,成功發射火箭,登陸神秘星球,迎向未來。(文字摘錄於官網)

4. 南風知了|王美又

構型製作、燈藝師|王耀瑞

每年從九月至次年五月是候鳥過境屏東的季節,伯勞鳥今年跟著落山風來到海口港,以傳統瓊麻工藝編織技術,織出天然質樸的美感,彷彿默默佇立在海口守護著人們。(文字摘錄於官網)

5. 風之納息|峇岦嵐偲.旮札涅灆

納息與排灣族語「nasi」同音,有呼吸、生命、氣息等涵義,在梵語中有聚合之意;將二種語言組合為「聚合的生命氣息」,就像落山風吹拂下,從山裡到海裡,藉由風的串連聚合孕育出豐富的生命樣貌。(文字摘錄於官網)

6. 迴生|康木祥

每個孩子都是新的希望,每個生命自始就承載來自父母的DNA,與其討論生命是否有輪迴,不如說,透過一代代人的傳承,家族的精神得以重生,並留存下去。如果有機會為人父母,你希望傳承什麼給自己的孩子呢?(文字摘錄於官網)

本作品最特別之處,是利用台北101的廢料雕塑而成,注入全新生命。

7. 牽緊我の手一起去吹風|蔡潔莘

疫情期間,防疫距離讓我們快忘記牽手的溫度,藝術家邀請民眾一起牽起作品的手,重溫最簡單的美好!(文字摘錄於官網)

8. 風之籽|禹禹工作室

風來自未知的維度,穿過我們不曾發覺的異界來到這裡。透過數列的排列,將一顆一顆風胞的種籽隨著風降落於海與岸的交界,透過光表現自然的能量轉化成流動的生命力並注入屏東這塊土地,期許作品能帶給大眾更多對於自然與未知的想像力。(文字摘錄於官網)
**夜間攝影更有FU

9. 共生語境| 呂巧智

五件一組的雙面鏡像裝置,鏡面與簍空的空間相互交錯、穿插,如同在海岸上開啟五扇窗,透過鏡子的剛與海風的柔將虛實展現於同一個畫面中,帶領觀者通往共生的風景,回歸本質,讓人和山海對話、交流,探尋與自然的共存關係和對母土大地的敬畏之心。(文字摘錄於官網)

10. 海洋之門 Ocean Gate|徐婷

在天與海平面的交際處,一道由大地與天空的色彩揉捏而成的圓形入口,將人們帶往現實與虛幻之間。在弧形的海灣中,有如失焦的地景畫面,而人們成為了畫面中的焦點。(文字摘錄於官網)

11. 山 • 風沙與地底下的龍|曾煜譡

想像中,恆春半島低緩丘陵上突起的尖山,猶如地底蟄伏著一只巨大的龍的背鰭,也許龍早已在此用它內斂蹲踞的姿態,守護著這片美麗的土地,透過風的穿越,沙的揚起,偶爾不經意露出短短的尖爪,來告訴世人它的存在~
落山風季節海口港遠方的風,沿著山脈南下,領著浪漫黃沙,在海口沙灘上翩翩起舞,觀者穿梭於高低相間、大小不一,交錯排列的山中,感受風的流動的脈絡。(文字摘錄於官網)

撰文&攝影:夏金剛

本報導為商業邀約,但全文乃個人體驗之真實感受

延伸閱讀

推薦閱讀

2022屏東落山風藝術季展演資訊

展演期間:2022年11月4日~2023年2月5日

(展演資訊以官方臉書與現場公告為準)

展演地點:屏東縣車城鄉海口港

官方網站:THE WIND BLOWS TO THE FUTUR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