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半,「棋不語」登場。
這是「馥蘭朵烏來」揚名海內外的經典表演。
當時,我並不曉得這項演出背後的秘密,只單純抱著朝聖的心態而來。
湖畔的無邊際水池,一葉木筏上坐了一男一女。
兩人相對無語,只是輪流敲擊著座前的六只罄。有時一串,有時一聲,沒有明顯重覆的旋律。
看了半天,解讀不出意涵,我的心開始毛躁。
怎麼辦,我看不懂!

蓄勢已久的烏雲,終於擰出豆大雨滴,可船上兩人,視外界如無物,專注敲罄。
漸漸的,雨勢已成暴雨,表演者依舊維持靜謐,緩緩將舢舨划向岸邊。
他倆不疾不徐的姿態,像一道陽光,映照在我的心田。這段時日,我遭遇諸多事業和人際上的紛擾,心神難寧,眼前的畫面,讓我的心起了一波輪廓不明的情緒…
「專注,就能不驚不擾。」我得到了這樣的啟發。

緊接在棋不語之後的是「空鼓繞」。
擊鼓的表演易懂,且讓人熱血賁張,尤其大鼓就擺在跟前,更是澎湃在心弦。
妙的是,在鼓聲暫歇的段落,遠方傳來一陣鑼聲,明明清晰,卻又不知來源。
連續數次之後,才領悟這是表演的一部份,每次鑼聲,都引人入勝,看不到敲鑼人的形貌,只能遐想他的樣子與姿態。
演出結束後,擊鼓者轉身向觀眾解說「棋不語」和「空鼓繞」。原來,這個一小時的表演名為「生活儀式」,由優人神鼓創始團員「羅桑席讓」編導演出。
聲音的地標,聽見烏來的寧靜
棋不語。
下棋的人安靜,君子更要安靜。
此外,對奕雙方皆存勝出之念,算計百出,但以罄代替棋子,清脆的聲音象徵棋盤上的征戰也能化干戈為玉帛,更代表兩位當事人傾吐心聲,有種分享之美。
空鼓繞則是某次羅桑老師擊鼓時,聽見對岸傳來鑼聲,幾次入山尋覓音源,才發現是國寶級鑼藝大師「吳宗霖」,於是,馥蘭朵的江總經理和羅桑老師一起邀請大師入戲,共同為烏來樹立了一處日日不歇的聲音地標。
其實,不管是餘音繚繞的罄,或是狂放強悍的鼓,最終,都只讓你聽見了烏來的寧靜。
唯有靜,你才聽得見罄與鑼。
就如同表演者最後的破題解說:「希望每位客人帶走山中的寶物…」他的雙手敞開比出一個歡迎的姿勢,然後靜默了三秒鐘才開口:「就是這份寧靜,以及鼓與鑼在山中繚繞的對話。」

酒店Check-in時間為下午三點,演出三點半就展開,顯示馥蘭朵希望藉由「生活儀式」的演出,協助每位剛離塵的旅客,將假期定調為一場靜心之旅,拭去旅客心上的塵埃。
酒店加入藝文表演,不只增添特色,樹立品牌形象,更有悠遠的深意。
羅桑席讓告訴我,演出角色不是專業演員,都是由酒店的員工親自上陣。
原來,在馥蘭朵烏來的每個職位,都要接受羅桑席讓的表演訓練,審核過關後,才能演出棋不語。
至於羅桑老師,他的身份是馥蘭朵的藝術總監。
藝術總監?藝文表演?員工演員?表演訓練?
馥蘭朵烏來是度假酒店還是表演劇團?
一連串聞所未聞的作法,顛覆了我對既有酒店經營模式的認知,馥蘭朵烏來到底是劇團還是酒店呢?
創意的源頭,出自馥蘭朵烏來的總經理「江俊嶙」。
江俊嶙接手春秋烏來後,便積極結合文化藝術,希望打造出特殊的品牌質地。
這樣的經營模式別說2010年了,直到今天也沒有幾家酒店敢於嘗試。
就這樣,頂著來自內外的阻力與壓力,江俊嶙展開了一場艱難的毅力之旅。
首先,他啟用羅桑席讓出任藝術總監,希望借重他豐富的演出經驗為酒店設計出具有台灣特色又能與國際接軌的表演。
羅桑席讓宛如一位導演,烏來山林、南勢溪、蟲鳴鳥叫全都成了他的創作素材,在宏觀的場面調度下,不只強調了視覺之美,更傳達出一分脫俗、寧靜之美,為馥蘭朵烏來披上精緻的霓裳。

江俊嶙和羅桑席讓最大的創舉和挑戰,在於讓員工擔綱演出,並接受嚴格的訓練。
羅桑席讓:「八個小時上班中保有半個小時空靈,唯有敲罄的當下才是最真實的,必須專注自身的呼吸,要先靜下心,才能表演,心靈的內化和知識的內化絕對是不一樣的。」
所以,馥蘭朵烏來沒有SOP,他們不教員工鞠躬幾度,微笑露牙若干顆,因為那只不過是外在的表演,不夠真誠。
他們以特殊的方法教導員工觀照心底,江俊嶙和羅桑席讓堅信心靈的內化足以由內而外改變一個人,一個更好的人。
他們訓練的是人,不是員工。
這絕非一蹴可及的工程,但是他們不在意短期收成,就算沒有在馥蘭朵開花結果也不打緊,因為,他們已經在員工心田種下了一顆善種子,總有一天會發芽茁壯,這是極為罕見的企業文化。
江俊嶙的冒險成功了嗎?
我想,羅萊夏朵說明了一切。



英國作家狄波頓:「藝術是一種工具,能夠幫助我們因應許多不易面對的心裡缺陷,包括對自己缺乏瞭解、無法睿智的面對自身的處境,此時,藝術能夠發揮療癒的力量…」
就如同一齣棋不語,讓我領略如何調適紛亂的心情一般。
表面上,我們衝著羅萊夏朵的威名而選了馥蘭朵烏來,但其實有著更細膩的心理基礎在運作而不自知,會不會是我們想吸收馥蘭朵稟持的價值觀?崇尚自然、觀照當下、善待員工、簡約靜心、關注藝術…
在這座實體環境裡,藉著藝術、溫泉與美景,我重新整理了內在的世界。

後記:米靈岸鬼湖戀
除了「棋不語」和「空鼓繞」之外,另有兩齣節目展現了江俊嶙扶植台灣藝術家的用心(還是覺得很像在寫劇團的故事…)
酒店在每週三晚上推出小型音樂劇「米靈岸鬼湖戀」,這是台灣唯一比照百老匯,固定時間演出的「定目劇」。
定目劇對於一家只有23間房的酒店來說,負擔不輕,但他依然不計成本,只為提供台灣藝術家一片舞台,隨著國外旅客一波波的讚嘆與掌聲,江俊嶙讓優美的原住民文化傳向全球。

米靈岸鬼湖戀出自排灣族的淒美故事,由排灣族金曲女聲芮斯(左)和羅桑席讓(右)領銜演出


由於場地不大,觀眾與演員聲息相聞,洋溢出獨特的渲染力。
說到近距離欣賞演出,那就一定要提到江俊嶙連續舉辦七年的古典音樂會:「藝饗世界」。
「即使古典樂市場不比流行樂蓬勃,就算活動不賺錢,也要設法讓這件事每年都發生。」
六年前,基於這樣一個理想色彩濃厚的想法,江俊嶙邀請愛樂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名家「蘇顯達」來到馥蘭朵,在湖畔以琴聲和山水一饗樂迷。
每位樂迷皆可貼近音樂家,甚至閒話家常,所以,雖是音樂會,但性質似乎更像一場由大師出面邀約的私人家聚,站在樂迷的角度來看,這是多麼尊貴又虛榮啊!
所以,「藝饗世界」就在主人家、音樂家、樂迷三方盡歡下,成了每年廣受期待的戲碼,大師不管再怎麼忙,總不忘年復一年的回到馥蘭朵的藝饗世界,與樂迷相會。

本報導為商業邀約,但全文乃個人體驗之真實感受